6月17日,在上海的两家Manner咖啡店发生了两起不同的冲突事件。一家门店的男店员与一名女顾客发生了肢体冲突,另一家门店的女店员则将咖啡粉泼向一名女顾客。
实际上,Manner咖啡店在此前的一个月内,也曾发生过这样的冲突。
5月22日,在上海梦一方店,男顾客和男店员产生口角后。争执愈加激烈,男顾客直闯操作台内,先动手扇打男员工、致其流血,全程有一名女店员隔在中间调和。
据传,经警察调解,施暴者给男店员1000元赔偿金,Manner要求店员退还、向施暴者道歉。
从Manner咖啡店事件中,我们可以发现,虽然可以把根本原因归结到员工情绪失控,但深究事件背后的问题,实质上与情绪劳动密切相关。
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情绪劳动的相关话题,以助企业在面对此类问题时,能够尽早应对,不再被键盘侠们“绑架”。
什么是情绪劳动?
情绪劳动(Emotional Labor)是指员工在工作过程中需要管理自己的情绪,以符合工作要求和客户期待的一种劳动形式。
特别是在服务行业,员工不仅要完成实际的工作任务,还需要表现出积极、热情、耐心等情绪,以维持良好的服务形象和客户满意度。
情绪劳动对员工提出了双重要求:一方面是实际的工作任务,另一方面是情绪的管理和表现。
像在Manner咖啡这类服务行业中,每天都要面对各种顾客,员工常常需要隐藏真实的情绪,时刻保持专业和微笑,以符合企业或职业的要求。
而这种情绪劳动得不到企业的认可和补偿,也无法在薪酬激励方面或者是晋升机制上得到很好的体现。所以,当顾客提出无理要求或投诉时,员工内心的压力和不满很容易积累。
这种情绪聚集到一定程度后,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和疏导,就可能导致心理能量的过度消耗,到达临界点时就会情绪崩溃、失控。类似Manner的劳动舆情问题也必然还会重新上演。
企业如何应对情绪劳动的挑战?
当前的经济形势下,上述问题可能是无解的,但企业并不能因此而直接忽视这类可能引发蝴蝶效应的事件,必然要重视管理问题。
就企业而言,这个管理重点不仅是用工管理,更是员工的心理和情绪管理。
面对情绪劳动带来的挑战时,企业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,制定系统化的策略和措施,以帮助员工更好地管理情绪,提高工作效率和满意度。
1. 提供情绪劳动培训
企业可以通过提供专门的情绪劳动培训,帮助员工理解和管理情绪劳动的要求和挑战。培训内容可以包括情绪识别与表达技巧、压力管理方法、情绪调适策略等。
作为全球娱乐产业的巨头,迪士尼在情绪劳动管理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,迪士尼为员工提供广泛的培训和支持,包括情绪管理、客户服务技巧、安全知识等,确保员工在面对大量游客时能保持良好的情绪。
2. 创建支持性文化
企业文化对情绪劳动的影响至关重要。通过创建一个支持性和开放的企业文化,鼓励员工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受,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,能够有效缓解情绪劳动带来的压力。
像是知名商贸集团胖东来,就会为企业的员工设有专门的心理辅导室,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,帮助员工应对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。因为在胖东来,员工被视为企业的宝贵财富,而不仅仅是工作的机器。
3. 关注员工的长期发展
企业应关注员工的长期发展,提供职业发展规划和晋升机会,增强员工的职业成就感和归属感。通过不断提升员工的职业技能和素养,增强他们应对情绪劳动的能力。
海底捞作为一家因其提供优质服务而出名的餐饮品牌,其服务背后离不开对员工情绪劳动的重视和管理。
在海底捞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,企业会为员工提供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。很多中高层管理岗位都是通过基层逐步晋升的,为员工提供了希望和动力。
此外,海底捞还设有技术荣誉层级晋升体系,包括先进员工、标兵员工、劳模员工和功勋员工,以尊重和奖励每位员工的努力,满足他们的自我实现需求。
情绪劳动是现代职场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。通过系统的情绪劳动管理和员工关怀,企业不仅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,还能增强员工的职业幸福感和忠诚度。
在这一过程中,企业不仅是管理者,更是支持者和关怀者,只有这样,才能创造一个和谐、积极、健康的工作环境,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。
图片来源于网络,侵删。
小结
情绪劳动的管理不仅是企业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,更是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员工幸福感的长远战略。
小编精心挑选了一系列有关于员工管理的系列课程,希望能够引起更多企业对情绪劳动的重视,推动职场文化朝着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。
点击图片即可查看课程
更多课程获取方式:打开手机应用市场搜索“培训狮”,下载注册APP,搜索更多您想要的精品课程。
关于培训狮
「培训狮」严选课程商城由国内人力资源行业组织DHR公会创办并运营,通过整合优质的线上线下学习内容,帮助企业更快、更准、更省地找到适合的培训资源。
「培训狮」汇聚了知名咨询公司专家智囊团、一流企业高管与实践专家以及业界知名学者/培训师/教练,提供从企业战略、卓越组织、管理运营、通用技能到数智技术等多层次、多维度的课程内容,其课程体系遵循了从业务思维到数字化思维的框架,无论是普通员工、管理层或决策层,都能在这里找到所需的学习资源。
上一篇 Josh Bersin大咖谈:未来的首席人力资源官(CHRO)是什么样的?.html 下一篇 GenAI在企业HR领域的应用落地之路.html